0
家书的故事
2022-06-27 16:07:59 浏览:88次 【
写这篇文章,缘起母亲节那天我发了视频号,浏览量一直在涨。也仅仅是一张我与母亲合影的照片、我给母亲打电话的截图,再加上阎维文唱“母亲”的几句歌曲。大家爱看,是因为母爱的主题有着永恒的吸引力。
母亲86岁了,我也是花甲之年。我的生活不顺当,致使我对节日漠然,也包括自己的生日,多少年没有过。
母亲节前一天晚上,我躺在床上看微信,母亲节的图文、视频就很多了。我想:我也过个母亲节,往后,这个节我当然希望过很多很多……
过得有纪念意义,发视频号:我想到前几年回家过年,在饭店全家人吃年夜饭,我与母亲的一张合影,很喜庆,我喜欢。我给母亲打电话截个图,再配一首关于“母爱”的歌曲。听听阎维文与满文军演唱“母亲”的歌,选定阎维文唱的。这一句最好:啊,这个人就是妈,这个人给了我生命,给我一个家……
早上起床晚,在电脑上找到与母亲合影的照片。给母亲打电话。母亲也知道这个节日,我的四弟中午陪她吃饭。我突然想起,母亲曾对我说过,她不识字,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,我“梅梓祥”三个字她有模模糊糊的印象,能够分辨出来。我求证这件事,母亲不置可否,像许许多多的事一样,都无法还原早年的印记。

母亲节,发的视频号截图。


关于母亲认得我的名字,我有一段回忆。
父亲患病后,我与母亲陪护。那是我当兵离开家一二十年,与父亲、母亲在一起时间最长、交流最多的日子。每天,我和母亲各个坐在父亲病床一侧,无主题谈天,虽然知道生离死别,但一说话,就忘了一切。那天,父亲、母亲就讲到“家书”。
我当兵之后,同家里联系的唯一方式就是通信。乡里第一户人家有电话,离我家十几里路,父亲打过一次,大概是想听听我的声音。我记得父亲的想念。
我给家里写过很多信。我兄弟五人,我是老大。家信大多是模式化:第一部分汇报我的工作,报喜不报忧;接着对父亲、母亲祝福,请他们多保重身体;再对四个弟弟一一指名道姓,因材施教、因人施教,千叮咛、万嘱咐他们的学习、工作与做人,并许诺美好的“奖赏”。家里给我回信,内容是日常的耕作与收成,弟弟们的学习、工作:一切都好啦。
母亲那时候在公社砩石矿做小工,就是每天用小锤子砸除附着砩石表面的杂质。我写给家里的信,家里及隔壁邻居写给我的信,都由母亲到砩石矿上的代销店里收发。




有关家书,有情节的事儿有三件:
我到部队一个多月,就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,部队要求不与家人通信,母亲说一个多月没有接到我的信。晚上,她与我父亲坐在广播匣子下听“打仗”。上工了,锤子砸着石头,眼睛不时望马路上邮递员的自行车,又想信又怕呀。有天晚上,还跑到五六里远——我的战友叶根发家,与叶根发的母亲相视而流泪。“魂不在身上”的生活,直到仗打完,我的“家信”恢复既往才结束。
还有一件事,我由山西调到北京不长时间。有一天,代销店汪先生对我母亲说:“有你大儿子的信。”母亲拿了信,看到信封上贴了一张小纸条,疑惑了。汪先生说:“上面写着‘查无此人 退回原处’。”母亲听懂了。头“嗡嗡”响,继续去砸石头,那心里就有“万只猫抓呀”。是调动了?又打仗了?犯错误了……没听说呀?母亲不便问别人,时不时将信拿到手上,一遍遍看“梅梓祥”三个字,像每次信封上一样的——是我大儿子的名字……
总算下班了!
家里人口多,母亲上工常带一篮子换洗衣服,工间休息在河里洗,下工再带回家。从矿上到我家,走大路半小时,翻我家屋后的小山,稍微节省几分钟。母亲若带着洗净的衣服,走大路;空手,就翻山抄近路。这天,“恨不得一步就到家,翻山,连滚带爬,在屋背后,就大喊‘大儿子信退回来了,大儿子信退回来了……’”母亲回忆说。听到哭喊,我父亲一个箭步跳到门口,紧忙撕开信。
信是我的一位亲戚写的,从我家抄的地址有误,让我帮忙办事,又没有让我母亲捎带发信。让母亲、父亲虚惊一场。
再有一件事,是母亲讲我的一篇文章选入浙江省初中语文课本,她知道是光彩的事。有一天,她在马路上遇到教过我的一位老师,老师请她介绍我小时候刻苦学习的事:“我讲课文时,要向学生说说梅梓祥小时候怎样用功读书的,——他给学校增光了……”母亲才觉得文章了不得,回家再次让父亲念课文给她听,还用手摸我的名字,让我弟弟写信说这事的经过……


在父亲的病床前,一寸一寸的光阴比金子贵;父亲、母亲讲述“家书”的故事。
父亲只上过扫盲的十几天“冬学”,仅给我写过一封几十字的短信,有错字。家里收到我的信,我的弟弟在家,我弟弟先念给父亲、母亲听;或是父亲执信到村里当教师的大舅家,让大舅念。父亲“一字不漏”记住,再回家念给我母亲听。
不知道多少寒来暑往的夜晚?父亲、母亲在“念信、听信、说信”中度过。
父亲是木匠,床是他和母亲结婚时做的。雕龙画凤,只因很长年头住草屋,烟熏,所绘花卉颜色发暗,文革又铲掉一些雕花,便老旧而普通。
每天晚饭之后,“家书节目”开始。父亲睡一头,母亲睡另一头,两个人垫高枕头,父亲戴上眼镜,在昏暗的电灯光下念我的信,——为节省电费家里一直用低瓦电灯。信的内容,父亲已知道;读信,连蒙带猜,大致都读得通。信念完,父亲、母亲“借题发挥”,谈起千篇一律又常谈常新的话题:我和弟弟的脾气秉性、理想前途;或愁肠百结,或心花怒放。每一封信,念几晚上,议论风生几晚上。一段时间没有信,就找出旧信“温故知新”。多年后,信的内容也能“倒背如流”。母亲说我到北京交的第一个女友,给家里的信介绍了女方的“职业、身高、家庭”等,没有写岁数。母亲说:“我和你爸猜,小周年纪肯定比你大,是不是的?”我说:“是的……”
父亲说:“看你的信,你小兆舅(教师)说,我认的字,达到小学毕业程度了……”父亲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意。
父亲走之后,我整理家书,厚厚一摞,细看,信纸的四边多磨损了,有不少纸页留下一点、一圈的褶皱,明显是泪水的痕迹……
如今,我和弟弟们也都中老年了。我的四个弟弟,不负父亲、母亲和列祖列宗,过着幸福的生活,做有益于社会的事业。我,让父亲、母亲操心太多,慙媿得很。
母亲,是我心中的至宝。由那天母亲节,想起“家书”。
视频号这样写的:刚刚给妈妈打电话啦;岁岁年年母亲节,祁愿听到妈妈的声音……



全部评论(0)
  • “铁道兵画页”是“铁道兵报”长期以来定期或是不定期随报纸出版的画刊,最早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《人民铁军》报,名谓“人民铁军画刊(画页)”,及至兵改工以后更名的《铁道工程报》《中国铁道建筑报》,“画页..

    河边草浏览:216次 评论:0
    2022-07-14 18:00
  • 郭维城(1912-08~1995-01)郭维城,满族,辽宁省义县人,中共党员,1954年11月至1967年5月、1975年8月至1983年任铁道兵副司令员。1929年在东北大学附属高中读书,参与创办《冰花》刊物,宣传进步思想。1931年“九•..

    河边草浏览:377次 评论:0
    2022-07-14 17:59
  • 铁道兵历史上最大的事在“7月”:1948年7月5日,我军第一支铁道部队——铁道兵前身铁道纵队在辽沈战役前夕诞生。与之相关联的是随后铁道兵成立10周年、成立30周年的隆重纪念。1948年夏,解放战争进入大转折,东北战..

    河边草浏览:291次 评论:0
    2022-07-14 17:58
  • 若视频播放不了,请点击查看视频陈再道司令员“最后的军礼”。陈 再 道 (1909-01~1993-04)陈再道,湖北省麻城市人,中共党员,1977年9月至1983 年,任铁道兵司令员。1926年冬,先后参加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。192..

    河边草浏览:292次 评论:0
    2022-07-14 17:57
  • 刘居英(1917-03~ 2015-12-06)刘居英,原名刘志诚,吉林省长春市人,中共党员,1978年5月至1983年,任铁道兵副司令员。1930年2月,到吉林市第一师范附中求学,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吉林学生反对出卖吉林租界的游..

    河边草浏览:268次 评论:0
    2022-07-14 17:56
  • 推介这张报纸的理由:1月,铁道部召开全国铁路工程计划联席会议,中央人民广播电台“配合”会议的召开,播出了3篇铁道兵团“业绩”的文章,其中2篇刊发在二版;另外,铁道兵团选出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5名..

    河边草浏览:254次 评论:0
    2022-07-14 17:54
  • 王 震 (1908-04~1993-03)王震,湖南省浏阳县人,中共党员,1954年2月至1957年9 月,任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。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 产党。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。土地革命战争..

    河边草浏览:239次 评论:0
    2022-07-14 17:53
  • 铁道兵是人民军队的功勋部队,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。铁道兵的光辉业绩,是千千万万的铁道兵指战员不怕牺牲、勇于奉献共同创造的。“指战员”这个常见的词,其含义是“指挥员”、“战斗员”的合称。指..

    河边草浏览:240次 评论:0
    2022-07-14 17:52
  • 《当代中国丛书》中的“铁道兵”,今天发最后一节“建设铁路”。铁道兵因战争诞生。新中国成立后,几乎每一次战争,铁道兵都在“战场”。但35年的铁道兵历史,以时间论,和平建设时期时间最长,虽然不能比较“抢修”..

    河边草浏览:229次 评论:0
    2022-07-14 17:50
  • “当代中国丛书”中的铁道兵,共分4节。第一节,铁道兵从护路军到撤编并入铁道部的编制体制变革;第二节,铁道兵从思想、科技、装备及独立核算等方面建军。这两节是组织机构、思想作风、综合能力的建设。第三节、第..

    河边草浏览:211次 评论:0
    2022-06-27 16:22
  • “当代中国丛书”是权威性的大型国史图书。铁道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“国史”中占有怎样的分量?除“思想政治工作”、“后勤保障”、“抗美援朝”等单卷“例举式”记载铁道兵的重要成就外,全面、系统地总结铁道兵的丰..

    河边草浏览:175次 评论:0
    2022-06-27 16:21
  • 当代中国丛书,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最权威、最具影响力及最有代表性的大型国史图书,1983年由中央书记处批准,中宣部向全国部署,十余万人员参与,历时17年,煌煌152卷,210册,约1亿字,全面、系统、完整地论述中..

    河边草浏览:204次 评论:0
    2022-06-27 16:19
  • 高墙电网是指监狱、牢房。高墙离我们很远,入其内是罪犯,与同在蓝天下的我们的生活完全不同。高墙离我们又很近,也许仅仅是一念之差,我们就成为其中的一员。高墙里的一切,对于大多数人是陌生的,甚或是神秘的。但..

    河边草浏览:153次 评论:0
    2022-06-27 16:19
  • 潘家园旧书市场上,无奇不有的纸品实在太多。这周六,我买了一本荣誉证书,请欣赏——荣誉证书全文——任路同志:你被评为先进,特授予“最佳出生日期出生的人”的光荣称号。五月十三日,是赤道几内亚、摩尔土库曼喀..

    河边草浏览:168次 评论:0
    2022-06-27 16:18
  • 这件事有点意思,我也说不清。今天早上,我还没有起床,接到一个电话,是一位铁道兵老前辈打的。他说昨天答应赠送给我一本书,现在不送了,理由讲了一二三。是央视纪录片《打卡铁道兵纪念馆》引出的事。《打卡铁道兵..

    河边草浏览:160次 评论:0
    2022-06-27 16:17
  • 中铁十六局三公司合唱《铁道兵志在四方》。《黄荣森传》由李小芹撰写,在我的公众号发布,计三万多字,连载七次。前半部分内容是“兵歌”创作的来龙去脉,以及广泛的影响。主要读者是铁道兵战友和中铁建员工,浏览量..

    河边草浏览:190次 评论:0
    2022-06-27 16:16
  • 若视频播放不了,请点击查看视频今晚央视预告片。中央电视台CCTV-7国防军事频道21.20,国防大学教授、军史专家刘波与我共同讲述铁道兵的光辉历史。这个节目在《军迷行天下》栏目播出。《军迷行天下》旨在遍寻历史或..

    河边草浏览:256次 评论:0
    2022-06-27 16:14
  • 七、家和人亦和黄荣森是家中的长子,下面有两个弟弟、三个妹妹。父亲黄业田1956年因病去世时,挨肩的三个妹妹,最大的只有五岁,最小的不足一岁。母亲陈箐慧是农村妇女,性格温存,贤惠、善良,丈夫过世后,家庭生活..

    河边草浏览:176次 评论:0
    2022-06-27 16:12
  • 若视频播放不了,请点击查看视频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演唱《铁道兵志在四方》。五、尽展鸿鹄志铁道兵后勤部所属的团级单位六四四四工厂始建于1969年7月。为适应战备需要,厂址选在河北省兴隆县雾灵山附..

    河边草浏览:206次 评论:0
    2022-06-27 16:08
作者专栏
  • 老鼠爱上猫

    注册时间:2022-07-10 20:57

  • xJThfvckALUEg

    注册时间:2022-04-21 13:55

  • YCGlqyMfuexzkm

    注册时间:2022-04-15 08:54

  • ECABdTRLyJHn

    注册时间:2022-04-12 09:25

  • kVJeORUZpWdD

    注册时间:2022-04-05 02:04

Copyright@ all rights reserved
湘ICP备2020020123号
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© 2018 qibosoft

联系电话:18075603283 邮箱:327789046@qq.com

©永远的铁道兵 ©铁道兵家园

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