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道兵“放大炮”轶事
林建军
朋友,你见过铁道兵放大炮(大爆破)吗?震耳欲聋的巨响过后,天崩地坼,飞沙走石!声浪气浪以排山倒海、雷霆万钧之力滚滚而来,所到之处摧枯拉朽……场面惊心动魄!
爆破,是指利用炸药爆炸的能量破坏某种物体的原结构,并实现不同工程目的所采取的药包布置和起爆方法的一种工程技术。这种技术涉及到数学 、力学、物理学 、化学和材料动力学、工程地质学等多种学科。
铁道兵经常用的爆破方法有两种:一种是定向爆破,为了劈山修路;一种是松动爆破,为了开山取石。
铁道兵十一师51团在抢修被唐山地震损坏的密云水库白河主坝的过程中,为了采集石方,曾经放了一个超百吨TNT炸药的大炮,当时用地震仪检测:爆炸瞬间达7级地震……惊动了“朝野”,在历史上传为佳话。
铁道兵史料有过这样的记载:这次强烈地震对北京的密云水库也造成严重威胁,铁道兵部队在执行京山、通坨铁路抢修的同时,还从十三师和独立舟桥团先后抽调了26个连队4000人,对密云水库的白河主坝进行了应急加固。10月,又增调第十一师3个团9100多人,对白河大坝进行正式加固。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,圆满完成了任务。
密云水库是华北地区第一大水库,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城北13公里处,位于燕山群山丘陵之中,建成于1960年9月份。面积180平方公里,环密云水库有200公里。密云水库库容40亿立方米,平均水深30米,是首都北京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饮用水源供应地,系拦蓄白河、潮河之水而成。主要建筑有:挡水的主坝2座、副坝5座;2条输水隧洞、3个大型溢洪洞、2座发电站、1座大型调节池和1条密云至北京引水渠。
密云水库·白河主坝
白河主坝位于溪翁庄村北1公里处,为壤土斜墙、沙砾料坝体的碾压式土坝。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,导致白河主坝水下砂砾石坝坡保护层液化滑脱,滑脱面6万平方米,塌滑方量15万立方米。坝体已滑动的部分在水下,水上约有20米高坝体未滑动,但是已经失去支撑,如果有强余震,就会加深震害,造成严重险情。根据测算,如果水库坝体特别是白河主坝发生滑坡或决口,那么整个北京乃至天津市、宝坻、河北的蓟县等地区都将陷入一片汪洋之中。震后水电部与北京市立即组成密云水库抗震防汛指挥部,对水库原有各项工程按防震、防洪与防灾的止防要求彻底加固。加固中,放空了白河库区,全部清除了白河主坝易液化的砂石保护层,另换碴石材料,并把原粘土铺盖的斜墙加厚。
密云水库·白河主坝滑坡示意图
铁道兵十一师51团奉命转战密云水库工地
从唐山抗震救灾前线紧急调回的51团,奉命参与抢修的就是这座白河主坝。
1976年10月,51团到达密云水库时,水库还在开闸放水,放空白河库区。在水库中生活了10多年的鱼儿,翻滚着拥挤着顺流而下,当地老乡都加入到了捞鱼大军中。鱼太多,老乡吃不完,就用麻袋装着卖给部队。还有的卖到了北京,非常新鲜的鲢鱼只要几毛钱一斤,北京市民吃了几个月的便宜鱼。
51团机械连战士李利民
那时候,施工部队几乎天天有鱼吃。后来,炊事班忙不过来,各班就使炊事班的军用大铝盆自己煮,仅仅放点盐和葱花,吃着就香极了。战士每天出工回来,开着大型机械车辆到河里清洗,车身竟能拦住一堆堆蜂拥而来的鱼,装满几大水桶……南方兵的家乡有水有鱼,懂得怎么收拾鱼——他们把鱼剖开两半,去掉内脏,抹上盐晾晒,晒出来的咸鱼易于保存也好吃。一时间,营区里拉上了绳子,一排排的咸鱼在阳光下熠熠闪光,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51团的几个营,一部分上大坝进行加固施工,一部分采集石方供给部队加固施工。“为保卫京、津、冀的安全”,官兵们干劲十足,一切紧张而热烈,施工如火如荼地进行着。
放大炮的起因
放大炮起于密云水库抗震防汛指挥部的一道命令:要求51团在3个月的时间里提供50万立方的石料。时间紧任务重,经研究和请示各方领导部门,51团计划在翁溪庄附近的一座“黄瓜山”放大炮,一次性采足50万立方石料。
51团机械连战士
“黄瓜山”放大炮,类似于爆破理论著作上的“药室法”:就是在山体内开挖坑道、药室,在药室内装入炸药,放入起爆雷管,然后引爆炸药。每个药室里装入的炸药不受限制,一次能爆下的土石方数量也不受限制。黄瓜山一共挖了5个洞子(坑道),山体的正面3个,背面2个,分布在山体不同的水平面上。沿一个洞子进去,两侧有很多不同分支的横洞,横洞的盲端膨大,就是装炸药的药室了。
挖洞子前,部队将“黄瓜山”进行了全面测量。
51团各营都有连队挖洞子,官兵们连轴转三班倒,日夜施工。上级对施工质量要求很严格,质量检查员也三班倒,跟班测量检查。
洞子挖好后,开始进行填装炸药。不同于以往施工爆破用的硝铵炸药,这次用的是TNT炸药,威力巨大。在严格的警卫下,解放车拉了两天,将炸药分别拉到各个洞子前。为了安全,拉炸药的车厢都不能满装。拉炸药的时候,据说保管炸药的仓库都被吓到了,这些年来,从来没有见过拉这么多炸药,是否部队有什么大情况?
施工部队在装好炸药,布好雷管、引线后,开始用土回填洞子,并且将洞口堵得严严实实。
51团放大炮
放大炮是在某天的下午。爆破前,部队专门进行了警戒,将“黄瓜山”周围的人员疏散到五公里以外。爆破时拉响了警报。
51团4营执行了爆破任务——放大炮。
爆破开始!只见蘑菇云腾空而起,慢慢地在空中形成大朵的云团,越来越高,越来越大;随即传来沉闷的爆炸声……五公里外坐在山坡上的战士,只觉得一震,屁股被弹起一尺多高;身体被冲击波猛地被向后推了一把,接着又向前拉了一把。
炮响后,按预定设想,“黄瓜山”被炸出一条沟,土石堆在沟的两侧。太漂亮了!这一炮炸出了抢险密云水库需要的所有石方。
51团机械连战士
但是,离“黄瓜山”最近的翁溪庄的老乡家,玻璃都被震碎了。一时间,商店里的塑料布脱销,被老乡买了去堵窗户;51团部分连队的帐篷倾倒,有的帐篷被扭成了麻花;上千米外密云水库中学的操场,被飞去的几吨重的石头砸了个2米深的坑;北京第八机床厂面向“黄瓜山”的房屋,玻璃全部被震碎,门框窗框向内移位变形。两台刚从日本进口的上百万的精密仪器受到损坏,估计损失10万元……51团赶快派人到北京第八机床厂道歉,修窗户安玻璃。
51团机械连薛斌(左)、李利民
事后经过调查:巨大的冲击波是因为有一个洞子回填没有充实,结果炸药产生的巨大冲击波不是向上冲,而是冲向了回填弱的洞口方向……
放大炮的影响和余波
老乡收到部队赔的玻璃钱,不再说什么,表示谅解:解放军是来帮我们修水库的,非常辛苦。还有的老乡不要钱和少要钱;北京第八机床厂却不干了,告状告到了国务院;紧接着,铁道兵也不干了,告状告到了中央军委:我们自己的收尾工作没有干完,就跑来支援你们。放大炮是北京市抗震防汛指挥部研究后同意的,出了事就把责任全推给部队……当时国务院总理为华国锋,中央军委主席也是华国锋。
当年,主抓北京市抗震防汛指挥工作的是副市长王宪。据说:王副市长对铁道兵颇不以为然,铁道兵对他的意见也很大。51团从唐山刚刚赶到密云水库的10多天里,吃的全是高粱米,蔬菜供应也不顺畅,司务长买不上北京拉来的蔬菜。开大会时,十一师师长在台上讲话,他在一边窃窃私语,做小动作。台下的战士们看了很生气,觉得他不尊重铁道兵。
冲击波事件发生后,王副市长说:51团这一炮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。十一师反驳说:周总理、毛主席的逝世才是不可估量的损失!1976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相继有三位开国领袖去世,人民正沉浸在无限悲痛中。如此,十一师和北京市抗震防汛指挥部的矛盾进一步加深……
这时候,发生了一件事情,进一步加深了铁道兵与北京市的矛盾。十一师有的连队为了赶进度,把土方机械开进了大坝,这是不被允许的。大坝监理部门和部队发生了激烈争吵……后来,北京市抗震防汛指挥部决定:十一师撤出,基建工程兵进入。
连续几天,总政文工团和地方文艺团体到部队做慰问演出,欢送铁道兵十一师。时隔40多年后,战友们回忆起当年,还津津乐道:那时候张振富和耿莲凤真年轻!
当时还发生了几件现在看起来的轶事。
一、51团某连连长命令:部队撤走时所有的东西都拆走,不留下一砖一瓦。当时部队住的是帐篷,肯定要带走,还有就是木板搭的厨房和厕所了。时逢基建工程兵派人来打前站,对铁道兵进行了“攻心战”:我们原来也是铁道兵,后来改成了基建工程兵,把厨房和厕所给我们留下吧……
二、51团拆了帐篷,车队就要离开密云时,被北京卫戍区给拦下了:北京地区,军队调动一个排以上的兵力,都要报告卫戍区,经总参同意。原来51团以为:部队驻地滦平县离密云很近,拉着队伍直接走就行了……没想到京畿重地部队调动是大事,非同小可!没办法,只好卸了车,重新搭帐篷,又在密云住了一夜。
三、关于放大炮用了多少TNT炸药?有100吨说,有120吨说,有140吨说……现在已经无从考究了。
四、有私下议论:1、冲击波那么大,是北京市坚持不封洞口的爆破方案造成的。2、部队在设计方案外往洞子里多装了5吨炸药。
总之:密云水库放大炮,让十一师51团一炮成名,无论是爆破的规模,还是在北京市的影响。让铁道兵一炮成名,密云人民至今念念不忘当年的铁道兵!!北京人民至今念念不忘满城跑的“亥老2”(铁道兵汽车牌号为亥2)!!!
在此:鸣谢铁道兵十一师51团文总工程师!感谢51团战友提供的写作素材!我为铁道兵而骄傲!我为铁道兵十一师官兵而骄傲!!我为51团的战友们而骄傲!!!
51团机械连的战士们
2019.2.22初稿
2019.2.24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