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
处世三十六计
2013-12-01 17:01:36 浏览:81636次 【
,自得其乐。

4.借人口中言,传我心腹事借别人的口,说自己的话,是找寻借口时重要的技巧。难堪的事经由“我听人说”一打扮,就变得不再尴尬;有风险的话,通过别人传过去,便有了进退的余地;不想或不便直接面对的人,也可经第三者从中周旋,穿针引线,化解矛盾。

现将此类借嘴的方法列举如下:①找个“媒婆”传信息。从前社会上有一种人,叫“媒婆”,专门从事介绍男女相识、牵线搭桥的勾当。那时候男女授受不亲,结婚前不能恋爱约会,有什么要求愿望全靠她来传递,可以想见这项工作何等之难!如果没有一张伶牙俐齿,不会察言观色,没有一套过硬的交际本事,恐怕是难以胜任的。

如果你在求人时,能够找到这样一位人才,让他尽其所能,从中撮合,传递信息,论理说情,真是再好不过了。

②拉出“婆婆”来垫背。孙犁在《荷花淀》中描写几位妇女:“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。过了两天,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来,大家商量。‘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。我不拖尾巴,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。’‘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。’‘我本来不想去,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——有什么看头啊!”这几个青年妇女的丈夫都参军走了,她们的共同心理是很想念自己的丈夫,都很想去驻地探望一下。但是,由于害羞,不好当着众人直接说出来,就各找了一个借口来表达本意,仿佛到驻地去理由是充分的,非去不可。这就委婉地说出了自己的意愿。

这种假借他人之口的表达方式,常常是从侧面切入,暗中点明自己要说的最主要的意思。

③借个“幌子”唬一唬。某人为了推销百叶窗帘,他知道某公司的经理与某局长是老相识,便打听到经理的住处,提一袋水果前往拜访,彼此寒暄后,他说出了几句这样的话:“这次能找到你的门,是得到了王局长的介绍,他还请我替他向您问好……”

“说实在的,第一次见面就使我十分高兴……听王局长说,你们的公司没有装百叶窗帘……”

第二天,百叶窗帘便成交了。此人高明之处就是有意撇开自己,用“得到了王局长的介绍”这种借人口中言,传我心腹事,借他人之力的迂回之法,令对方很快就接受了。

④让对方主动说出口。尴尬,有时是相对的,而不是相互的。同一句话,己方难以出口,由对方先开口,说出来却可以自然而然。这时诱导对方先开口无疑是上上之策。

王某准备借助于好友赵某的路子做笔生意,可就在他将一笔巨款交给赵某的第二天,赵某暴病身亡。王某立刻陷入了两难境地;若开口追款,太刺激赵某的未亡人;若不提此事,自己的局面又难以支撑。

帮忙料理完后事,王某是这样对赵夫人说的:“真没想到赵哥走得这么早,我们的合作才开始呢。这样吧嫂子:赵哥的那些关系户你也认识,你就出面把这笔生意继续做下去吧!需要我跑腿的时候尽管说,吃苦花力气的事情我不怕。你看困难大吗?要干的话,早一天好一天。”看他,丝毫没有追款的意思,却还豪气冲天,义气感人,其实他明知赵妻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于下去。结果呢?赵妻反过来安慰他道:“这次出事让你生意上受损失了,我也没法干下去,你还是把钱拿回去再找机会吧。”

5.不妨借个“羊”替罪英国一家珠宝店开张营业,正当顾客珊珊而来时,突然女王陛下驾临。她径直走向珠宝首饰柜台,并对周围惊喜交加的人们点头招手,微笑有度。女王御驾光临的消息不径而走,这家新店铺的声誉骤然倍增。前来参观、选购的人群熙来攘往,热闹非凡。没有赶上这一盛况的,也纷纷闻风而来。

后来,人们才知道——更多的人也许很难知道,那天光临的并不是“女王陛下”,而是一位面貌酷似女王的老百姓——珍妮女士。由于她有那么难得的相貌,这家珠宝店老板将她重金聘下,作为珠宝店的广告模特儿,并让她在开张之日正式出场。这一招真是事半功倍,取得了花几十万英镑广告费也难收到的宣传效果。自然这种事待人弄明白时,老板会说他并没有讲那是女王驾临,是顾客自己认珍妮女士为女王的,此事与店方无关。真的有了官司,“替罪羊”肯定是一大群。顾客没有把柄,也拿这巧施借口的老板设办法。此法在许多场合中,都有很大用场:一天,一位办理房地产转让的房产公司推销员来到一位朋友家,带着朋友的朋友的介绍信。彼此一番寒喧客套之后,他就讲开了:“此次幸会,是因为我的上司赵科长极为敬佩您,叮嘱我若拜访阁下时,务请先生您在这本书上签名。…”边说边从公文包里取出这位朋友最近出版的新着。于是这位朋友不由自主地信任他。在这里,赵科长的仰慕和签书的要求只不过是个借口,目的是对这位朋友进行恭维,使他开怀。

在被恭维者面前,若以第一人称的语气这样说,则必有谄媚的味道,会使人很容易观察其目的。但这位高明的推销员有意撇开自己,用“我的上司是您的忠实读者”这种借他人之口的迂回之法,就比‘我崇拜您“更巧妙、更有效,更容易使人接受,尤为高超的是,一旦遭到拒绝,是第三者的面子不够大,与本人无关。这个第三者无形之中成了一个挡箭牌。

有的时候,挡箭牌仅仅是为了遮羞而已,可少了又断然不行,比如问一些敏感话题。“请问你们夫妻一星期做**几次?”想必不会有人回答这个问题。但市场调查的问卷颇多必须问到年收入、地位、学历等很难获得回答的事项。因此,在进行这类调查时,询问者有时会改变询问的方式,使对方容易回答。

例如前述的“请问你们夫妻一星期做**几次?”可以改成“你认为跟你们上下年纪的夫妻平均一星期做**几次?”这不是直接问对方而是问别人怎么样。“一星期差不多x次吧!”如果对方举出具体的数字,那个数字大致就是他本人的情况了。

再比如反驳对方,也可以第三者的口气来说。一般人是否有接受批评或反驳的雅量,主要取决于反驳或否定的方式。否定或反对自己意见的人就站在眼前,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事。

反过来说,即使是非常强烈的反对意见,只要借社会大众或不在场的第三者的口气来表达,多半不会引起直接的反感。在日常生活中,很多夫妇都惯用“都怪他不好”来找借口,而双方都心照不宣地乐做替罪羊,别人也多半会看到争吵而原谅了他们的过失。例如,赴宴迟到,夫妇彼此可以互相责备:她换件衣服换那么久,或者他找地图、找路,找得太久。

  ------------------

第4计 旁敲计

——如何圆场说话而不伤人情和人打交道,善听弦外之音,又会传达言外之意,是最奥妙的人际关系操纵术。老于世故之人大都擅长话里有话,一语双关,精明之人无须多言直语,即让你心里明明白白:“高明”的小人惯会含沙射影,指桑骂槐,用话中之刺让你身败名裂。不管说话之人是否故意暗藏玄机,听话者必须弄明白他的真实意图,方能应对恰当。脑子不清,耳朵不灵,一定会多遇难堪。话里藏话、旁敲侧击是聪明人的“游戏”,笨

全部评论(0)
  • ,自得其乐。 4.借人口中言,传我心腹事借别人的口,说自己的话,是找寻借口时重要的技巧。难堪的事经由“我听人说”一打扮,就变得不再尴尬;有风险的话,通过别人传过去,便有了进退的余地;不想或不便直接面对的..

    浏览:81637次 评论:0
    2013-12-01 17:01
  • 借口术用于作恶,也不能有好下场,比如北约轰炸科索沃,多少人相信是“出师有名”呢! 2.“名”正则“言”顺有一位中学教师,脑筋很灵光,工作中很讲究策略,“找借口”能力令人佩服,把找寻借口用在学生身上效果奇..

    浏览:81221次 评论:0
    2013-12-01 17:01
  • 富力强的角色,刚好是“上有老,下有小”的年龄,所以在必要的时候,除了走夫人路线外,走一下老人孩子路线,迂回接近目标,拉近彼此的感情,是值得动脑筋做的事情。 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是理想的路线呢? ①老人、小孩..

    浏览:81570次 评论:0
    2013-12-01 17:01
  • 乐不懂得人际之间“润滑当先”的道理,离自己的学生还差了一大截。要知道我国传统文化,是很讲究绕圈子的。 著名幽默大师林语堂总结中国人(尤其是读书人)求人办事,像写八股文一样。 中国人办事很少像洋鬼子“此来..

    浏览:81653次 评论:0
    2013-12-01 17:01
  • 的交情。20年后,当了部长的参谋到外地开会,还专门绕道到某陆军学院去看战友。两人见面,忆起当年一起行军,分吃一只苹果,一起追野兔子的情形,不消说多么高兴。你看,十天的交情,记了一辈子。 ②培养与朋友的共..

    浏览:81574次 评论:0
    2013-12-01 17:01
  • nbsp; “祖父用扫雪的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尊严,而首富向他讨债极大地成全了他的尊严。在首富眼里,世上无乞丐;在祖父心中,自己何曾是乞丐?”把“施恩”变成了“施舍”,一字之差,高低立见,效果大大的不同。 生活..

    浏览:81190次 评论:0
    2013-12-01 17:01
  • 处世36计作者:和事等编著 第01计 施恩计 第02计 迂回计 第03计 借口计 第04计 旁敲计第05计 奖赏计 第06计 恭维计 第07计 激将计 第08计 贴金计第09计 遮羞计 第10计 捧场计 第11计 借光计 第12计 圆场计第13计 退..

    浏览:81597次 评论:0
    2013-12-01 17:01
  • 读罢《警示》谈联想,“盛世”人们赞美和向往;但是“盛世”危机源头的教训一定要吸取。张召忠将军“震撼!美国和中国的差距”透露: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,但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,真是触目惊心啊!这主要表..

    浏览:32033次 评论:0
    2013-08-23 12:49
  • 读《“盛世”我国的历史警示》联想我国封建社会出现过三次公认的“盛世”。它们都是在前朝大乱之后,经过新一代封建统治者们拔乱反正、励精图治,最终实现新的大治的结果。汉朝的无为而治,唐朝的居安思危,清朝的乾..

    浏览:31873次 评论:0
    2013-08-23 12:27
  • 行与言 身体力行 废弃虚言 行与言 司马迁在《史记.儒林列传》中说:“为治者不在多言,顾力行何如耳”。 古语,“感人心者,莫先乎情;动人心者,莫先..

    浏览:31986次 评论:0
    2012-06-24 15:18
  • 打假 当今社会好的很多,但是假的也不少。 真善美,假丑恶,自古以来,社会制度不同,认识也有差别,但是都存在着。 真善美是好,假..

    浏览:31527次 评论:0
    2012-04-27 20:46
  • 说真话 说真话 “说真话,鼓真劲,做实事,收实效。”这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话。当今社会,说真话,做实事的人多,但是不少的人做事和在日常生活中,说假话,说..

    浏览:31764次 评论:0
    2012-04-27 12:15
  • 温家宝总理指出:“一个政府要让人民满意,必须做到为民、务实、清廉。” 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;对勤政廉洁多么期盼。 腐败严重后果“人亡政息”,应该是“前车之覆,后车..

    浏览:31341次 评论:0
    2012-04-21 09:45
  • 每当到了幽幽的寺院,感受到一份超凡的清净与安详,生起一份庄严与宁静的心,令人自然而然的想进入大殿,礼佛三拜。虔诚地跪在佛的面前,伴袅袅轻烟,凝神闭目地祈祷,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与感恩。在绕梁的梵音,..

    浏览:31660次 评论:0
    2011-11-07 18:49
  • 《笑林广记》中有这样一则故事:一鬼托生时,冥王判作富人。鬼曰:我不愿富。只求一生衣食不缺,无是无非,烧清香,吃苦茶,安闲过日子足矣。 冥王曰:要银子使,再给你几万也是有的,但这样的安闲清福,难给你享啊..

    浏览:31125次 评论:0
    2011-10-31 13:02
  • 盼清官 为官一任 造福身边 以人为本 为民解难 权为民用 不腐不贪 不说假话 埋头苦干 实事求是 敢字领先 政绩优劣 群众评判

    浏览:31128次 评论:0
    2011-09-10 13:42
  • 钱与权 有钱买得鬼推磨, (本文引自中国文学博客:http://www.wenxueboke.org) 无钱要啥啥无着。 什么道德不道德, 人民大权他在握。 杭州有个许三多, 钱多房多女人多。 权力升高副市长, 判处极刑罪应得..

    浏览:31795次 评论:0
    2011-09-10 13:13
  • 【时尚女人守则】1.不当三瓶→年轻时是花瓶,中年是醋瓶,老年是药瓶。2.不当三转→围锅台转,围老公转,围孩子转。3.做三忘女人→忘年龄、忘病痛、忘恩怨。4.做三养女人→修养、涵养、保养。 5.做..

    浏览:30451次 评论:0
    2011-09-08 16:59
作者专栏
  • 老鼠爱上猫

    注册时间:2022-07-10 20:57

  • xJThfvckALUEg

    注册时间:2022-04-21 13:55

  • YCGlqyMfuexzkm

    注册时间:2022-04-15 08:54

  • ECABdTRLyJHn

    注册时间:2022-04-12 09:25

  • kVJeORUZpWdD

    注册时间:2022-04-05 02:04

Copyright@ all rights reserved
湘ICP备2020020123号
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© 2018 qibosoft

联系电话:18075603283 邮箱:327789046@qq.com

©永远的铁道兵 ©铁道兵家园

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